待贾政几人也到了波罗寺门前,孩子们早就迎了上来。王夫人与薛姨妈也下了轿子,走到孩子们旁边。
黛玉笑道“舅舅还记得昨日怎么说的?”
贾政故作不解,摇了摇头。
黛玉跺跺脚,气道“舅舅偏袒人!”
宝钗却揽着黛玉肩膀,说道“姨夫偏袒了何人,你自去找出来,加以惩戒不就是了?”
黛玉挽着探春手臂,说道“宝姐姐也要欺负我,三妹妹,咱们要怎么办呢?”
探春便在黛玉耳边说了几句话,黛玉点了点头。
王夫人和薛姨妈自然早有预料,只是笑看孩子们的反应。
黛玉和探春哪有什么新奇的招数,只是仍像平时那样,挽着王夫人和薛姨妈的手臂撒娇,纵然这样简单,两位长辈早就软了心肠。
王夫人便说“既然我们犯规了,便自愿接受惩罚吧。”薛姨妈也是笑着如此说。
黛玉想了想,便道“罚舅妈和姨妈为我们每人裁两件冬衣,如何呢?”
薛姨妈便笑“何止两件,十件都可以!”
宝钗也道“单为黛玉和探春再做两件披风,怎么样呢?”
黛玉却说“我们又没有找你要,宝姐姐何必来凑热闹?不过既然宝姐姐主动提出来了,我和三妹妹就勉为其难答应了。”
宝钗很是好笑,在黛玉鼻尖点了一下,笑道“姨妈你看看,她自己得了好处,却说得好像是为我好一样。颦儿这个嘴啊,真是让人恨也不是,爱也不是!”说罢仍不满足,又在黛玉的脸颊轻轻捏了一把。
黛玉捂着脸,扑到薛姨妈怀里撒娇道“姨妈管管宝姐姐好不好,她又欺负我呢!”
薛姨妈却说“你们姐妹几个,不是这个找我帮忙,就是那个又欺负别人了,我还是站到旁边谁也不管比较好,不然又说我偏心了!”
黛玉无法,又看向王夫人,脸上满是娇憨之态,王夫人立刻软了心肠,揽着黛玉道“好孩子,舅妈搂着你。”
这边又玩闹了一会儿,众人便进了寺庙。孩子们都是有规矩的,进了庙里,也不再打闹,只是静静各自上了香,又叩拜过,舍了香油钱,便在寺里观赏。
寺庙规模不小,各处屋舍倒有好几十间,其中亭台游廊也很有趣味。孩子们转了大半,便有些累了。
那边王夫人和薛姨妈早就吩咐人预定了庙里的斋饭。只是今日往来香客众多,他们便与其他人一同吃斋,也没有什么特殊待遇。
用完斋饭,宝玉和探春又在禅房后面找到一处极清幽的小花园,就与姐妹们一起去花园中逛了逛。
“宝玉你看,这是什么水?”探春指了指花园中的三股山泉水问宝玉。
宝玉走近了看到其上一方红褐色石头,刻了三个篆字,并几行小字做以解释。
贾政王夫人薛姨妈已经坐到了泉水旁的石凳上,中间还有一方大石板桌。
此时阳光斜斜打在人身上,鼻中闻得阵阵草木清香,难免引人困倦。
宝玉突然拍手道“这泉水名叫救疫泉,前朝时此地发生了瘟疫,有传言此泉水可以抗疫救人,众人便来此饮了泉水,果真好了,便得了这个名字。”
黛玉笑他“怎么急吼吼的,慢慢读不好吗?”
宝玉有些不好意思,笑道“我是想到咱们可以煮些泉水来泡茶喝,一时兴起。”
探春早和宝钗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茶具,在石桌上布置好了。
“还是宝姐姐想得周到!”宝玉赞道。
宝钗笑了笑却说,“你们哪里知道这是姨夫准备的?他早知道庙里有这山泉水,偏你们提出要来,却不知道预备这个。”
探春笑道“既然准备好了,咱们就来烹茶吧!”说罢自己先拿了茶壶灌了一壶山泉水,又放到了小火炉上,开始烧水。
王夫人在旁边有些倦意,本想半靠着躺椅歇一会儿,却觉得在外面如此不太好。就起了身,四处走了走,又打起精神来。贾政虽没有一直跟着,却时刻留意着王夫人。
不一会儿茶泡好了,宝玉和探春先倒了三杯茶奉给了长辈。
贾政闭上眼睛抿了一口,故意道“这是什么茶呢?我却猜不出了。”
宝钗却和黛玉对视了一眼,黛玉便道“姨夫再猜猜看!”王夫人和薛姨妈听了,自是疑惑,就也喝了一点,细细品味。
王夫人尝了一口,心下了然,便说“有一点陈皮味。”
薛姨妈道“却又像是新鲜的陈皮?没有那种晒干了的味道。”
探春拍手笑道“只有父亲答不出来!”
贾政又喝了一口,才慢悠悠说道“大概是将茶水用新鲜的橘子皮滤出来的吧!”
宝钗和黛玉早知道贾政是故意的,只是笑笑,也不搭话。
正说着话,另一壶水也滚好了,宝钗又泡了茶,为姐妹们每人倒了一杯。
英莲和袭人喝了会儿茶便去花园里玩去了,待回来时又捡了许多树叶。
探春见了,叹道“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突然想到了之前还在京城时,家人们去红叶岭赏秋,还在田庄小住了几日。不知不觉,竟然都两年多了。”说罢,又想到了迎春姐姐和京城的家人,又叹了口气。
黛玉揽着探春,说道“怎么你反倒伤春悲秋了呢!以前这可是我的事情,你们总还要劝我呢!”黛玉故意这样玩笑,也是为了安慰探春。
宝钗也道“怪不得自古以来写秋的名句那么多,诗人们遇到这样草木凋零的季节,也难免伤感了。”
宝玉却说“姐妹们不要难过了,快来吃我刚烤好的板栗!”
宝玉正说着,一只板栗炸开了,崩到了他身上。宝玉忙用衣袖捂了脸,嘴里咿咿呀呀哼了几声。
王夫人和薛姨妈忙忙过来看宝玉。
黛玉也道“可烫到了?让我看看!”
探春也用手帕沾了水,正要为宝玉敷脸,宝玉却做了个鬼脸,笑道“我骗你们的!”
黛玉啐了一口,笑道“以后再不信你!”探春同样,没有理会宝玉。
宝玉便道“我好心逗你们开心,你们反倒怪我!”说罢,似乎很委屈。
王夫人却将宝玉揽到怀里,低声宽慰了几句,劝道“姐妹们也是担心你,你这样骗她们的感情,她们难道不该生气吗?以后若是开玩笑,也不该拿这样的事玩笑。”
宝玉在母亲怀里蹭了蹭,又道“母亲,我也不该让你和姨妈为我担心的,以后再不这样了!”
王夫人很是慈爱地摸了摸宝玉的头,笑道“快去和妹妹说清楚了,姐妹之间有什么话不能说的。”宝玉听了,便去道歉了。
贾政早就看出来宝玉是在假装,也没有上前关怀。他见宝钗也是安坐不动,也觉好笑。举起了茶杯,与宝钗远远地示意了一下,因为不合乎规矩,宝钗只是笑看贾政,并没有碰杯。
贾政也无所谓,喝尽了茶,自己拿起了水壶,又去烧水了。贾政泡好茶,又为孩子们各倒了一杯。
众人又在花园中喝了一会儿茶,待太阳西斜时,也就动身下山了。
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极忙碌却极充实的秋天。正事也做了许多,赏景游玩也没有放过。待书坊的第一期文苑笔谈刊印出来,已经入冬了。
因为前期准备工作繁多,内容都是她们几个创作的,她们很是担心刊印出去没人看,更没人买。
宝钗所创的文苑书坊既是专卖书籍,也是文苑笔谈唯一的售卖处,大约相当于古代的出版社直营店铺吧。
贾政与林如海私下里说过这件事,林如海想到孩子们一番心血,自己也不好横加干预,便是默许了。也不忘叮嘱贾政要好好管教他们,诗文署名只能用别号,不可让外面的人知道了实际作者名姓。贾政自然郑重答应了。
外面簌簌飘着雪花,屋里烧着两个大火盆,孩子们窝在炕上听宝钗讲第一期刊物的售卖情况。
宝钗看姐妹们都很期待,也不太想将实际情况告诉她们。正犹豫时,救星来了。
“你们的那个文苑笔谈,我在衙门里都听到好多人谈这个了,买的人可不少呢!”贾政边说话边进了屋子看,身后自然又是王夫人与薛姨妈。
“果真如此吗?父亲没有骗我们?”探春很是高兴,忙忙问道,边说话边上前扶着母亲和姨妈。
贾政接过了黛玉捧来的茶,抿了一口,笑道“连水务衙门的人都知道你们的刊物,想必读书的学子们也有耳闻了吧!”
贾政顿了顿又说“你们应当好好感谢宝钗才是,为了宣传文苑笔谈,宝钗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来让人知道有这么一本新出的刊物!”
“自是宝姐姐的功劳最大!”探春说着也捧了杯茶送到宝钗面前。
宝钗笑着接过茶,回道“只要大家的心血没有白费就好了。我只想姐妹们的才华不被埋没,能多一个人看就是好事。”
黛玉本不在乎有无人买,自古以来多少才华被埋没,都是必然的。只是听到宝钗如此说,便也觉得既然做了这件事,那么能多一个看到,便多卖一份。换来的银钱总是用到姐妹们身上,也是好的。
黛玉想到这里,便笑说“有宝姐姐打点着,不愁咱们日后没有钱用呢!”
宝钗笑道“本以为你是个五谷不分的,如今也在乎那些身外之物了!”
“没有身外之物,我们冬天便没有火烤,没有棉衣穿,岂不受冻吗?横竖我也不是那吸风饮露的仙人,不过一肉体凡胎罢了!”黛玉笑道。
宝玉便说“林妹妹说得正是!”
探春却摇头笑道“二哥哥若答得上我的问题,我便信你!”
宝玉问是什么问题。
探春走到火盆前,伸出双手烤了一会儿才道“二哥哥可知道这一斤木炭要多少钱?”
宝玉一听便愣住了,环视一圈看了看姐妹们,见无人愿意帮他。就又走到王夫人身边,王夫人自然想帮儿子回答的,待要说时,却被探春阻止了
“母亲帮哥哥作弊!父亲快看!”探春拉着贾政手臂,就往炕桌前带。
宝玉见此情景,只好认输,便说“我以后多了解这些事务,三妹妹总没有话说了吧!”
黛玉笑道“早该如此,舅妈处理家事时也该带着宝玉一起,不然他连一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都不知道。”
王夫人便笑着将宝玉搂在怀里,说道“宝玉你可听到了,日后还是要多学一些俗事。”
贾政笑道“宝玉确实要向姐妹们学习,你看她们,既能写文章,又懂家务俗事。你若是只顾诗词歌赋,只怕日后无法撑起一个家。”
贾政这话外人听着却有些重了,宝钗听着也觉得不像,只是不好开口。
王夫人了解贾政,知道他在开玩笑,就没有很在意,让宝玉去和姐妹们玩了。
“多喝点茶,屋子里又热又干的,容易上火。”贾政叮嘱王夫人道。
王夫人接过贾政递给她的茶,笑着喝了一大口。
“又快过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薛姨妈怀里搂着英莲,突然感慨道。
王夫人也叹道“人到中年都有这样的感悟吧!日子总是不禁过,大概等下一次再有人这样说时,我们几个都满头白发了!”
贾政却摇头笑道“待夫人头发白了,我便将黑芝麻捣成汁,将夫人的头发染成黑的,那样你就不用发愁了。”
“这好极了,满身都是芝麻香味,只要闻着就可以多吃一碗饭!”薛姨妈笑道。
贾政被王夫人瞪了一眼,并不觉得什么,反而将茶壶拿了过来,又为夫人续满了茶。
“咱们下一期做什么题目呢?”黛玉问道。
探春想了想,说道“第一期写了各样秋景,第二期便写冬景了?”
宝玉道“这个不好,总是写景,没有新意。”
探春笑说“二哥哥想个题目出来!”
宝玉笑了笑,便道“我想不如将冬日可写之物拟十几个题目出来,大家各自挑了,随意写诗词歌赋都可。”
“还不是照着三妹妹说的?”黛玉笑道。
宝玉并没有不好意思,便说“我只是帮助三妹妹拓展了题目。”
宝钗道“既然第一期有些人看了,咱们也就可以开始广泛征文了。”
黛玉拍手道“却把这个忘了!”
“那咱们要先写一个征文告示吗?”探春问道。
宝钗点点头,说道“原计划是一月一刊,现在第一期刚出,咱们中间可作一次征文告示。到时若有人回应,便挑选了放在第二期,若没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