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双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事成双小说 > 红楼贾政很正经 > 第48章 饱食安眠消日月

第48章 饱食安眠消日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孩子们这些日子很是忙碌。又要去书院读书,又要找时间去教丝织厂的小孩儿们识字,又要忙着做自己的刊物。真真是分身乏术,竟然连起诗社的时间都没有了。

恰逢连日阴雨,不用去书院,也不方便去丝织厂,只是每日待在家里琢磨书刊的事情。

“歇会儿吧!才子才女们!”薛姨妈一进屋,看着孩子们仍凑在一起或说或写,就笑着说道。

黛玉和探春起身挽着王夫人与薛姨妈坐了下来。

“才和你们姨妈说,怎么这些日子总也见不到你们的影子,原来是躲在一处写文章呢!”王夫人笑道。

袭人倒了茶端给王夫人和薛姨妈。

“外面又下着雨,你们不如也歇一天,咱们娘儿们来行酒令如何?”薛姨妈笑道。

宝钗便说“是该如此,我只怕她们几个再商议下去,个个都要糊涂了!梦里都是这些文章诗词呢!”

黛玉笑道“宝姐姐也犯不上打趣我们,你不也是忙的脚不沾地吗,却来说我们了!”

黛玉哼了一声,歪到了王夫人怀里。

探春看了一眼宝钗,眼珠转了两圈,就窝到薛姨妈怀里了,还说道“英莲快过来,咱们一处窝着。”英莲听了,轻轻笑了笑也与探春凑到一处去了。

宝钗也不恼,笑看她们几个撒娇,自己却倒了杯茶喝。

“宝姐姐,你看她们,总是撒娇呢!”宝玉走到宝钗身边,如此说道。

宝钗笑着摇摇头,轻声道“正是离不开母亲的年龄呢!”

宝玉却打趣道“宝姐姐又这样老气横秋地说话。”

宝钗笑着摇了摇头,与宝玉一同坐在桌前喝茶。

“舅妈怀里暖暖的”黛玉轻声道。

王夫人担心问道“是不是外面下雨,你从前的病又犯了,感到冷了呢?要不要先吃两丸药预备着?”黛玉笑着摇摇头,扳着舅妈脖颈,说一些家常话。

一会儿,薛姨妈吩咐丫鬟们将她先前准备的酒菜端来这里。宝玉很是自觉,待热好了酒,便为长辈和姐妹们每人斟了一杯。

众人便开始饮酒取乐,又是行酒令,又要飞花令,能想到的游戏都玩了一遍。不过两个时辰,各个都喝醉了。

时间倏忽而过,待贾政忙完公事有空闲回到家中时,又是一年秋叶黄。

贾政大概听到一些消息,是从总督陈光和处传来的,也许年后就要召他回京了。

贾政颇有些不舍在扬州的两年时光,虽不知何日离别,却想在告别前再与家人们团圆欢笑一回。待回了京城,又不知道要面对怎样的复杂情况。

这日午后,贾政正在花园中与王夫人薛姨妈闲聊,孩子们突然齐齐来了。

“你们来得这么齐,我总担心又要算计我们了!”贾政笑道。

“黛玉探春快过来,看你们跑得都冒汗了!”王夫人笑着揽过黛玉和探春,为她们俩擦汗。

探春笑道“父亲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哪有这样说自己父亲的呢!”薛姨妈笑道。

贾政却并不恼,问道“难道是有什么好事不成?”

探春示意宝玉和袭人,这两人忽从身后拿出两大捧刚折下来的桂花。

宝玉笑说“方才和姐妹们在那边玩,看到桂花开得正好,就想到折一些插到瓶里,孝敬父母和姨妈。”

“宝玉有心了!”王夫人满意地点点头,很是欢喜宝玉与孩子们的孝心。

“宝玉过来,姨妈搂着你!”薛姨妈招招手,将宝玉揽到怀里。

黛玉看到此情形,便在脸上画着圈羞他。

宝玉皱皱鼻子,说道“你不也窝在母亲怀里撒娇吗!”黛玉便不理他,将脸埋进王夫人臂弯。

贾政起身,让小丫头将那许多桂花放到石板桌上。宝钗早已叫人准备了花瓶插花。

一时间,孩子们笑闹着灌水,插花,花园中满是欢声笑语与馥郁的桂花香味。

贾政也与孩子们一同插花,他又想到先前提过的书刊的事情,便问道“宝钗,那件事怎么样了?”

还不待宝钗回答,黛玉便道“舅舅有事只告诉宝姐姐,分明是舅舅偏心!”黛玉说罢,挽住探春手臂,似乎表明她二人的立场。

贾政便笑,拿起一支桂花插到黛玉手中的花瓶,问道“我要如何做才能将功赎罪呢?”

黛玉和探春对视一眼,探春便说“近日天气晴好,正是秋高气爽之时。听说扬州城外有一云想山,山上有一波罗寺···”

黛玉便接到“要是舅舅愿意带我们出去赏秋拜庙,那我们就放过你啦!”

贾政思考片刻,似是有些为难,宝钗见状便要说话,却被黛玉拉住了手臂。

“只是怕有人吃不了苦,走不动山路呢!”贾政笑道。

黛玉有些红了脸,自然知道贾政在说她,便笑道“舅舅太也小看我了!不就是走山路吗!又有何难?”

“那咱们可要先说好了,到时谁走不动要坐轿子了,就罚她写五篇游记来给书刊供稿如何呢?”贾政又道。

宝玉拍手笑道“太好了,我静待林妹妹的大作!”宝玉话音刚落,就被黛玉戳了下脑袋,宝玉只好吐了吐舌头,掩饰尴尬。

宝钗便说“姨夫若是有空自然极好,就怕公事繁忙···”

探春道“宝姐姐,你又给父亲找借口,万一真的不带咱们去了呢!”

贾政轻轻拍了拍宝钗肩膀,笑道“哪有如此多的公事要做,纵使要忙,也应当推了公事,专心陪咱们家的公子小姐们才是要紧。”

这边孩子们已为出游热烈商讨了起来,王夫人和薛姨妈哪有没听到的道理。

贾政刚走到王夫人身边,想要说这件事,就被王夫人抢先一句“走山路我大约不行吧,不如老爷带孩子们去,我和妹妹在家里歇着。”王夫人说罢,笑看一眼薛姨妈。

贾政也看向薛姨妈,薛姨妈被姐姐姐夫弄的不知如何是好,便笑道“姐姐姐夫你们先商量吧,谁胜出,我就听谁的话。”说罢,就与孩子们凑到一处去了。

贾政想了想,又倒了杯凉茶递给王夫人,看她喝了一口,才道“夫人若是担心体力不支,我有好办法。”王夫人便笑着等贾政下文。

贾政便凑到夫人耳畔说“夫人若走不动了,我背着你···”

王夫人一听便红了脸,在贾政肩膀轻轻锤了一下,嗔道“青天白日的,老爷又拿这种话逗我!”

“那夫人是去还是不去呢?”贾政追问。王夫人无法,只好连连点头。

“既然胜负已分,我便只好听姐夫的话了!”薛姨妈在旁边一直留心这边动静,此时看到姐姐表情,就上来凑趣。

云想山在扬州城西,其半山腰有一波罗寺,香火旺盛,很是灵验,往来的香客游人更是不少。

贾政虽然嘴上那样说,但还是与王夫人商议过后,预备了几顶小轿,万一孩子们体力不支,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只是孩子们个个都很欢喜,才到山脚下了马车,就踌躇满志地开始爬山。贾政与夫人对视一眼,就由他们去了。

孩子们笑闹着已到了前面,王夫人与薛姨妈只命两三个丫鬟和小厮跟着,也没有放心不下。

英莲本想陪着薛姨妈一起。薛姨妈便摸了摸她的头,说道“跟我们几个大人有什么好玩的呢?不如随着你哥哥姐姐们去,姐妹们说说笑笑,也不辜负这美景了!”

英莲听罢,便点点头,宝钗只在旁边等着,看她不再坚持,就拉着英莲追其他人去了。

宝钗与英莲赶上了姐妹们,便笑闹着一同爬山。

只是宝玉和探春不知道从哪里拣来许多花瓣落叶,一下子扬了起来,躲闪不及的人满身都是落花枯叶。

黛玉笑道“好个宝玉三丫头,悄无声息地就要捉弄人!”黛玉说罢,又与宝玉探春打闹,姐妹们嘻嘻哈哈,均是乐在其中。

袭人为英莲拍了拍身上的落叶,英莲却拾起了色彩斑斓的一片,轻声道“这是乌桕树的叶子。”

袭人笑说“从前在京城却不怎么看到这种树。”

宝钗揽过英莲肩膀,笑问“可有诗句了呢?”英莲轻笑着摇摇头。

此时宝玉却凑过来,摇头晃脑说了一句“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

“二哥哥难道忘了那句更有名的吗?”探春挽着黛玉手臂,笑道。

宝玉却摇了摇头,问道“是哪一句呢?”

英莲也说“三姐姐,告诉我吧!”

探春却看了一眼宝钗,宝钗笑了笑,便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其中不过江枫二字,说的也是枫树,不是乌桕树呢?”英莲不解,便问道。宝玉也是同样疑惑地看着宝钗。

宝钗反而不答,又看黛玉。

黛玉走到宝玉跟前,便说“前些日子我和宝姐姐三妹妹一处写文章时,突然想到这句诗。三妹妹便问,在江南河畔似乎很少看到枫树,那这句诗中写的大约不是枫树吧。宝姐姐便说江枫可能是两个地名,并不是树木。”黛玉顿了顿又看宝钗。

宝玉追问“好姐姐们不要打哑谜了,快告诉我们吧!”

探春忍不住笑,便道“后来我们还去河边看了看,发现扬州河畔种的多是乌桕树,到了秋天便呈现出这般绚丽的红色,所以想来是作者误将乌桕树认成了枫树呢!”

宝玉却摇头“真有这样可能吗?”

宝钗笑了笑道“大约只能作为一种解释吧,三妹妹还问过府里的花匠,那人也说枫树很少种在河畔的。”

英莲听罢,笑道“如此说来,这句诗又有新的解释了!”

黛玉看英莲欢喜,便揽着她肩膀,附和道“也许是呢,也不能将作者叫过来问个清楚,不如自己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吧!”

英莲笑道“我最喜欢自己琢磨诗句,有时虽不解其意,但细细琢磨着,也能有一点自己的见解。每每读时就好像面前展开一幅幅图画,我都能走进画里,细细观赏呢!”

宝玉拍手笑道“这正是读诗的好处了!”

“你这样说让人以为你肚子里装了多少诗词歌赋呢!可真要让你写几首,你又脑袋空空了!”黛玉笑道。

宝玉却说“有我在反而更能显出姐妹们的才华!”

“二哥哥也不害臊,怎么还骄傲起来了!”探春也笑宝玉。

“有什么好臊的,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哪里比姐妹们强的,大家在一处欢欢喜喜,玩玩闹闹,已经很好了,何必分个高下。”宝玉又道。

黛玉故意道“也许是为自己找了个台阶吧!”说罢,用手绢捂了嘴巴偷笑着,挽着探春走到前面去了。

幸而波罗寺只在半山腰,孩子们说说笑笑也就到了,并不觉得疲惫。见了寺门,他们也不着急进去,都坐在门外凉亭中,等待后面的长辈们。

此时王夫人与薛姨妈均坐着小轿。贾政却仍是步行跟在轿子旁边。

王夫人有些过意不去,想让贾政也坐轿子。

“不过是走两步路罢了,全当疏散筋骨,夫人和妹妹好好坐着吧!”贾政笑道。

“老爷都出汗了,快擦一擦。”王夫人将自己的手帕递给丫鬟锦屏,示意她帮贾政擦汗。

“哪有这样金贵,还要夫人操心。”贾政只是拿过锦屏手里的帕子,自己在脸上擦了几下,又揣了起来。

王夫人无奈笑道“也不知拿去了我多少块帕子,也不还给我。”

薛姨妈很会插话,笑道“我那里正好有宝钗拿来的许多缎子,还来不及给姐姐拿去。随姐姐喜欢,想做多少方帕子就做多少,总也用不完的。”

王夫人看了薛姨妈一眼,又看贾政,又道“我横竖说不过你们,不如你们俩多聊几句,我要打个盹。”说罢,眯了眼睛。

薛姨妈笑道“姐姐总是这样,干脆我也不说了,睡觉去也!”

贾政见状,清了清嗓子,哼了首民歌。来来往往的游人倒是笑着打量他,他也不理会,只自顾自地哼曲怡情。

王夫人仍眯着眼睛,手指却一下下敲着竹椅,和着贾政哼唱的节奏。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