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双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事成双小说 > 末流俗苦 > 第17章 十七

第17章 十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四处隐隐都是读书声犹如老僧念经,丁书手中的书本被汗浸湿,他左右瞧去这些人手捧圣人言翻覆之间似滚瓜烂熟,丁书也翻开书页字如蚊蝇一个也看不进去,他又反复抬头去看书院古拙的大门,想来凭借东风之力自己应当能入其中读书,便又稳了稳神

书院力士将中门大开,书院山长亲至,端得文风斐然一派先贤大师风派,黑须寸许着简单黑袍覆手站立于门前,“今岁开考为择贤才,诸位已初显恒之一字,我今请贤入瓮。”山长让于一侧,诸位学子自成一队鱼贯而入皆拱手向山长问候。

入内后场内无遮无蔽,四周平阔宽余百丈平地寸草不生,待数百学子皆进门内,书院力士便合力关上大门,山长向东行去穿过学子队伍直达东面楼台,群石垒筑数米之高再由数十根大圆木柱横铺,粗略几根木头搭起了一座茅草亭,上未题匾,只有一桌一蒲团,山长登石而上,抬手高声道:“问一,何为农?”

有学子下意识找笔墨翻书,不时便有书院力士前来将这些学子请出,于队列中站出一灰袍男子,年近不惑常年在外行走面上留着风霜与短须,弯腰拱手,“学生作答,农为民本。”一番粗浅论义,山长抬手道:“善。”于是力士将其请上石台站于山长之后。

“问二,何为民?”

立刻有人行礼应声:“学生作答,民如无思之物,当以节制方有民生。”年轻学子一番高谈阔论,山长敛眉复问:“汝为何者?”年轻学子复答:“愿为砥柱,执志不衰。”高远的志向,得宜的谈吐已远非这些千里奔波而来的读书人可以比拟,何况山长府中宴饮之间早已会面,借得几分荫泽大别于善营营者。

山长高声赞来,“善。”书院力士将其领至山长身侧。

今次来考学子达六百十四人,丁书站立期间一言未发,山长身后站立不过十位学子,然山长覆手站立不再提问,久久的静候,学子们开始不耐窃窃私语变至哗声侧问,书院力士再次将几位隐有领头之势的学子带出,“学生不服,为何弃我?”

“尔等当知礼尊师,俯首而问,狭侧引问视为不端。”

学子们仰着头,高台还是如同巍峨的雄峰,有学子行礼追问:“请山长出题。”

山长复曰:“可择题而答。”

思来,一问为农,二问为民,三问为己,余下的想不起了,学子答农,背了一篇圣人曰农,山长复,“善。”

再有人做答无甚出彩,有学前者背书一字不差,有学子直抒胸臆,也有学子答非所问,山长却不再收容,站在山长身后的学子依旧不多。

丁书站在人群里,始终一言不发,反观山长十问实则不难,似丁书这样的学子很多很多站在人群中默不作声,看他人或走或留,因这样的沉默得以留到最后观看完整场考试,山长看向疲惫的学子,最后一问:“因何到此?”

人群依旧寂静,书院力士已将灯笼挂起,立在这里的学子依旧很多,多到丁书数不清,丁书想再等有人答了这题,自己在随后做答,终于有学子行礼答来,答案冠冕堂皇说的极高极大,不能算错,山长却不取。

丁书正想出列答题,却听山长言说:“诸位幸苦,今入学二十又五人。”

书院力士打开大门,门外诸家皆来人等候,丁书向后看去高台上的山长在向学生说话,而后学生山长深深下拜,丁书回过神,丁木匠已在门口等候多时,见他出来便迎了上去,“如何?”

丁书不语,回想那些个题目好似都不甚难,甚至他觉得站在高台上的那些学子答得不如他心中所想,但他一语未发,同出的学子皆是垂头丧气,书院力士出来将得录学子名姓张贴在书院告示墙,虽天黑人却不散,丁书也呆呆的立在人群中借着灯火看着张贴的蓝榜,丁木匠挤到前头看完方才死心。

“许是题目太难,今次不入,明年再考罢。”丁木匠拉走了儿子,回店内迅速的收拾好了行李,牵走了老驴,拉着丁书前往南城,夜虽晚灯火光明,一路去丁书不问不闻,丁木匠带着丁书找了处面馆待丁书暖了五脏,丁木匠怕丁书灰了心志不曾露出半点恼意,原就是千里迢迢风尘仆仆丁书失常实在不怪。

弃去被骗的十两银钱,丁木匠手中还有些积蓄,“书儿爹租起南城一家门户,这一年你安心学习,如今已有了经验,来年你必能上。”

丁书心绪不高嘴上应了丁木匠,南城贩夫走卒旅居之地,丁木匠花费最后的银两付了一年的租子,居遥城大不易,丁木匠操起旧业入了一家木工坊做活,平素丁书一应起居由房主代为照管,丁木匠每月另付银钱,还要另算供应的丁书开销,实比那门前老驴还要劳碌。

遥州南城木工坊数十家,供养的木匠不计数,手艺精湛的木匠更不稀奇,木工坊老师傅们都身怀不外传的绝技,丁木匠的雕工本是不够看的,但遥州城的木匠老师傅都有一个通性便是嫌弃做棺椁晦气,丁木匠因愿意打棺木得以入供一家木工坊,丁木匠做活细致又肯钻研,平素除却做工便淫磨雕工,丁木匠戛戛独造竟想出围着棺身铺刻《天宫祥游记》、《诸佛功德礼拜图》、《祥云仙鹤舞》等宜于往生祥瑞的图谱,遥州城大丁木匠的名声也在南城传的大,虽这里都偏嫌棺木匠,丁木匠却因这份工得以供养丁书的一切开销,故而丁木匠心里是极为感恩的。

木坊老板人情练达,祖辈传承至今朝已是三代余,木坊老板借祖辈积累的财富在遥州城各界行走,以至诚至信之礼得以在大同书院挂职监院,得以抛开商贩木工之身不再委身下九流之列。

木坊老板原已聘了两位管事帮着照管木坊鲜少再到抛头露面,如今一连几日都在木坊流连,且时不时就往那半成棺木面前一看就是好一阵,“丁大匠这棺身画你可还会别的?”

丁木匠正细磨刻纹闻言便直起身子道:“还有五六种样画,不如这些常刻的。”木坊中有专门做画样子的画匠,以便客人能多样选用,木坊老板自去翻看了厚纸画板,翻来翻去皆不满意,“我在这里看了几日,丁大匠这刻画的手艺着实令人叹服,只要有画样子都能刻来?”

丁木匠不明所以,老实道:“仔细观摩数日,在那废木料上些许着雕可以雕成九分。”

木坊老板深点了几下头,一撩长衫便走了,此后一个月都不曾现身,丁木匠将新发的工钱都交与了丁书,只嘱咐他莫要不舍吃穿,“爹,儿在这里听闻有那大同书院的讲师受人之邀时不五常会在城郊湖岸授课,儿想去听听看。”

“这是自然要去的。”

丁书低头看向书本,“需有人引荐,却并无门路。”

丁木匠讷讷无言,“怪爹无用。”

“爹你不要整日辛苦,如今已然好很多了。”

丁木匠感怀儿子懂事,“你莫要太过俭省,可多买些有用之书,虽无名师指点终究有益。”

丁木匠自发的更用功来,手艺越发精湛不说,只人生人往皆是常事,普通百姓多草席一领,富贵人家来请好工耗时,丁木匠泡在木头里也无能为丁书挣来奇珍异宝打动人心。

木坊老板面带喜色,果真有好事,“丁大匠你来看看这幅图。”白绢展开满铺桌几,上绘冠者如云,面朝于东做侧耳倾听之状,面有陶醉如闻仙音,此间贤者躬身行礼发问,先圣师端坐在东白发苍髯长袍随风鼓动,唇口微动解诸疑惑。

木坊老板神色自得,“这是请诸多画匠一同连造,名曰《诸贤问圣》,将此图刻于松木老房之侧,丁大匠可行?当然了,这报酬自然丰厚。”

丁木匠仔细看过,这图干系过大,“不知是为谁家所造?若是要刻也须我再琢磨体意半月。”

“我既然来问自然是德配此图的人家要用,你不必担忧,若你愿意这是老房的样式,顶上刻安乐堂三字,头顶福寿脚踩祥云,东为此图,西刻瑞鹤献寿,面向仙山,六面皆刷赤漆再以金箔修饰,如何?”

丁木匠掐着手,“这样算来须半年之期 。”

木坊老板从胸前夹袋中掏出一张银票,“此为定礼,不过只有三月之期,且需你于暗室独自操刀,饮食起居我叫人安排。”

“如此一来我恐不能顾及家人,也怕祸及己身。”丁木匠推却木坊老板递来的银票。

“你必然另有所求,你直说就是,妄自推脱错过这样的机会可没有下次,能工巧匠不止你一人,虽难找也不过多费时日,你仔细想明白再回话。”木坊老板将手中银票放到了桌面。

丁木匠此时已经拱手弯腰,“不敢,不敢,我有…想求东家为近日大同书院城郊授课做引荐。”

“只是这样的事?”木坊老板不耐听丁木匠的家事,得丁木匠的准话后,次日就让人送来了邀名帖,交代丁木匠一日准备便要身入暗室行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