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双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事成双小说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53章 波涛汹涌

第153章 波涛汹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姨娘投诉无门,在屋里咬碎银牙,也只得作罢。

王喜凤成日在家养神,偶尔翻翻书打发时间,也被侍书和翠墨轮番苦劝而被迫放弃。写字弹琴更是想都不要想。侍书见姑娘着实闷着无趣,便找婆子从外头池子里捞了几条观赏鱼,拿玻璃碗装了来赏玩;又每日往花圃里去采了上好的花朵枝条来插瓶。

这日翠墨从外头回来,回禀说园子里有大动作。据说是宝姑娘的提议,学贾母的陪房赖嬷嬷家管理花园的方式,将园子里的花草瓜果等分给管事们各自负责管理,一来解决浪费问题,二来大观园自负盈亏,减轻公中贴补压力,三来园中下人们得益,做事也会尽心尽力。

这算是比较超前的承包责任制,可中间涉及到的利益方太多,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借鸡生蛋的好饼谁不想啃两口?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只有拉人下马,才能创造新的机会。

主子们看着园子里各就各位风平浪静,下人中间何止波涛汹涌?

除开宝钗如今早出晚归迈入生活新境界,其他的哥儿姐儿们依然悠游而懵然不知世事。直到薛姨妈出面替薛家侄儿薛蝌与邢夫人的侄女邢蚰烟说亲,女孩儿们才隐约被勾起了无限怅惘。

史湘云的亲事是史家安排的,贾府也只听了个信,姐妹们闹一闹调侃两句也就过了。邢蚰烟和薛蝌却是刚到贾府不久,眼皮子底下的人竟有这样的缘分,这群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哪有不开脑洞的?只不过各人有各人的心思,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向黏黏糊糊的宝黛还没闹出啥幺蛾子,黛玉身边的紫鹃却先出手试探了。

这日正逢宝玉过来探望黛玉,不过黛玉刚吃了药睡下,紫鹃便让了宝玉在廊下说话。言语之间不过是提起林姑娘一日日长大,早晚要回姑苏,宝玉登时就楞了。紫鹃自以为暗示已经到位,却哪里知道这位小爷魂都快没了。

宝玉的事向来吸人眼球,很快就闹得满府皆知。紫鹃也不知道她放的料竟炸出这么大的效果,袭人朝她一顿输出,她也没敢反驳。幸亏宝玉见着她就清醒了,众人这才知道闹了个大乌龙。

虽说是虚惊一场,宝玉得知是紫鹃唬他,立时百病全消。

王喜凤亲历这场闹剧,亦知悲剧之所以是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其历史必然性。许多人在这场闹剧中都看的分明。有黛玉一天,宝玉怎么可能另娶他人?

若宝玉果真能娶黛玉,虽不是皆大欢喜,至少能圆一部分人的梦;若宝玉不能娶黛玉,那黛玉是必死的结局。宝玉无法掌控自己的婚姻,这就是悲剧。

黛玉虽恼紫鹃多此一举害得宝玉犯病,却也羞恼宝玉这番情状,让人笑话。而从另一个角度,又透着丝丝缕缕的甜,以往种种不确定似乎都有了答案。紫鹃的试探事件便在各方缄口不言的气氛中了无声息地落幕。

至于王夫人等如何糟心,那便不是小辈们能揣测到的。

贾母心中纠结更甚。王夫人想选宝钗,元春摆明了站王夫人那边,贾母只能用拖字诀,却也不知道谁能熬的过谁。究竟是宝钗熬不过花期,还是贾母熬不过年纪。

如今宝玉闹了这么一出,却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宝玉的心思暴露无疑,另一方面黛玉的名声也毁灭殆尽。府里金玉良缘的风偃旗息鼓,下人都说,宝二爷跟林姑娘早晚要成亲,却哪里知道其中的凶险。

不等凤姐的休假结束,又传来宫中老太妃病逝的消息。贾府这等勋贵人家都要参加这场皇家丧礼,保守估计也得两个月往上。届时家中有官位品级的老爷太太奶奶们都不在家,府中岂不是要翻天?

两府商量之后,好歹留了尤氏看家。只贾府的下人平日连凤姐都能阳奉阴违,哪里会怕隔壁来的尤氏?尤氏也自知下人的德性,她也不是个爱管闲事的,每日巡查不过走个形式,事情依然落在李纨等人头上。

大人们无暇顾及府中诸事,最兴奋的就是不知世事的孩子们。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放飞自我向往自由的心,如今时机正好,哪有不借机惹事的?下人们也如卸了笼头的马一般,迫切想摸鱼划水。

如今还好,府中大佬们每日参加吊唁哭灵不过是早出晚归,谁想作妖都有限,府中尚且能保持一片安宁。待停灵期满送入陵寝,届时主子们身边得力的管家及护卫都要同行,精英们不在,猴子们就该舞起来了。

凤姐得了大夫复诊,病情没有太多起色,很明显一个月的休养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多半也是她养病还费神的缘故,即便平儿苦劝,可本性难移。她本就是个爱弄权的,眼里又揉不得沙子,但凡有事让她知道,必有一番计较。这哪里是在养病?

王喜凤养病,姐妹们也有来探她,都是坐坐就走,再就派丫头婆子问安,以免给病人增加负担。这样的养病环境她很喜欢。刚巧府中解散梨香院的戏班子,秋爽斋里分到了艾官,她每日便看着翠墨调教艾官端茶送水针黹女红,往往笑料百出。

心情舒畅,她的“病”也日渐好转,待大夫说停药,她已经清闲了快两个月。

彼时,府内运转正常,各处利益都分配妥当,谁也没想过三姑娘既然好了,是不是可以来协助管家?三姑娘不比内向的二姑娘和冷淡的四姑娘,因着太太看重,格外有主意,何必给自己找个惹不起的麻烦?

这也正是王喜凤要的效果。小孩子家家,还是多关注自身成长吧!过早参与到成人的世界,只会让快乐的时光变得短暂。

宝钗早出晚归监察理事,跟她同住的史湘云便落了单。她是个乐天派,从不担心生活无聊,总能给自己找乐子。不是往怡红院找袭人,就是往潇湘馆找黛玉,加上从贾母那里搬到稻香村的宝琴,以及偶尔出来串门解闷的邢蚰烟,几个人总能聊出不少新鲜事。有史湘云这个捧哏,宝琴都快把她随父亲行商的所见所闻掏干净了。

与此相比,贾府的三个姑娘就显得格外安静。迎春向来不爱说笑,惜春更是非必要不出门,两姐妹一个问道,一个向佛,也不知能不能说到一起去。

随着老太妃送灵队伍离京,府中下人行止便松散下来。园子里夜间值守的婆子也开始惰怠,吃酒的,赌钱的,夜里竟比白日还热闹。

园子里的李纨和宝钗都想做好人,自是不会去得罪这些牙尖嘴利的婆子。凤姐虽料想必有人躲懒,可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平儿也多番劝说她以调养为重,婆子偷懒这种小事也不会特意呈报给她。府中下人奸懒馋滑者众,各自联络有亲,便是凤姐知道了,处置起来一脑门官司,最终还是要报给王夫人定夺。既是如此,何必自扰?

一时间,曾经高大上的省亲别墅大观园,竟似个藏污纳垢之所。园子里多了唱戏的女孩子和她们的干娘,本就不太懂规矩,偏生府里诸事繁杂,出现管理漏洞,这些婆子和女孩子三天两头闹出些龃龉,竟也无人处置。

凡是怕先例,有了前头打骂吵闹不受罚的,后头的胆子也就大了。尤其是怡红院,女孩子本就多,地位也超然,宝玉时常护着,替人顶了多少锅偏还乐此不疲。行事一旦失了章法,人心散了,队伍就难带了。

平儿是个大事化小息事宁人的性子,许多本该处置的问题都被和稀泥大而化之,更是人心浮动,助长了不正之风。

赵姨娘初闻三姑娘病愈,第一时间就想上门。如今老太太和太太都不在家,她也过了一阵子逍遥自在的日子,进出大观园全凭她高兴。以往她有些心虚,并不敢去现眼;如今三姑娘病都好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可转念一想,她如今并没有什么要紧事,白跑一趟也不值当。主要是她跟三姑娘每回鸡同鸭讲,扯东拉西,憋的慌。她如今也不敢过分责难,只怕再出什么岔子,不说太太,老太太大概也要禁她的足。想来想去,只派小鹊跑了一趟问个好。

王喜凤也没让小鹊白跑一趟,小鹊带着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回来,呈给赵姨娘,说是给贾环的。又转述了王喜凤的叮嘱,让贾环专注学业,不让父亲失望云云。

赵姨娘欣慰三姑娘好歹有个当姐姐的样子,又隐隐有些替贾环操心。这小子别的不行,跟太太的丫鬟妖妖调调却是信手拈来。若是个好的,等哪天求了老爷太太做个房里人也好,偏这孩子心性不定,竟似没将旁人的情谊放在心上。

国公府的公子哥,即便是庶出,该有的骄傲还是有的。这一点赵姨娘也能理解,可太太身边的丫鬟岂是好招惹的?一个浪头打过来,就是粉身碎骨。赵姨娘作为丫鬟出身的代表,深知其中的风险,却也无可奈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