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挣开束缚那刻,扑面而来的强光刺得她睁不开眼。
风青知晓刚出生的海东青作为晚成鸟,视力要在几天后才能完全发育成熟,是无法清晰视物的。
她本能地蜷缩进母亲腹部的绒羽,却在某个瞬间僵住了动作。
刚破壳的风青浑身黏腻,蛋液混着血丝湿哒哒的像一层膜覆盖全身。
风青眼前也笼着一层薄雾,连睁开都困难。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风青等待着这具新生的身体消化从蛋里带出的蛋黄素,确定排便通常的同时,竟发现自己的视力竟正在逐渐恢复,渐渐有了和前世她做人类时差不多的视力。
风青强打起精神,透过稀疏的绒羽缝隙,开始观察周遭环境,她望见了此生难忘的景象:
积雪覆盖的玄武岩悬崖绵延如龙脊,万丈深渊中蒸腾着硫磺温泉的雾气,而她们的巢穴正筑在孤悬的岩缝之间。
她颤巍巍地探出头,看见自己覆盖着灰白绒羽的胸脯。
试图舒展翅膀时,却只扬起两团蓬松的绒球——这具身体显然离翱翔九霄还差得远。
峭壁上的积雪簌簌而落,风青抖开沾着碎壳的绒羽。她隔着薄透的眼睑能望见几个灰扑扑的轮廓在巢中蠕动,这应是与她一起出生的兄弟姐妹。
风青想要站起身来,却是因为破壳耗费了太多她的气力,又跌了回去。
正当风青暗自较劲时,头顶洒下一片阴影,她小脑袋顶传来轻微的触感,不痛但突兀,给风青吓的一抖。
要不是刚出生,风青还没有长毛,说不定这会儿已经炸成一个小团子了。
风青抬头打量,是这辈子的母亲,也是风青在壳里感受到的温暖的来源。
不得不说,这辈子的母亲颜值极高。
浑身的羽毛呈现出深邃的青灰色,爪子锋利如钩,与风青前世所见过的游隼及猎隼相比,色彩较浅,两翼较宽圆,油光整齐的羽毛间嵌着点点白斑,头部的斑纹倒不甚清晰,体型健壮,即使是经历了孵化过程仍如此威风凛凛,可见没诞下幼崽前,生活也是过的极为滋润的。
回想起自己昏厥之前见到的那只猛禽,风青内心有了些许猜测。
这也无形让风青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一世她的家世还不错,风青带着一丝丝小得意和庆幸想道“短时间内或许不用担心吃不上饭被饿死。”
接下来风青又观察了下巢区内的环境。这是一处崖壁,崖壁下古松参天,巨石错落。
林海内不知名的针叶树密密麻麻无边无际;几搂粗的大树干健壮挺拔,直插云霄。
在苍然古木的四周不乏枝干纤纤的幼树,但无论长幼,一率呈现出一派不修边幅的自然美和血脉偾张的野性美。
阳光经过茂树繁枝的过滤照在密林里,仿佛一幅没有保存完好的陈年古画,看上去是那样的斑斑驳驳,那样的幽幽暗暗。
还没等风青继续观察,母亲铁灰色的尾羽扫过岩壁,低头用爪子薅了薅,将风青往她怀里揽。
在孵化后的最初几天,刚出生的海东青会依靠母海东青的嗉囊分泌的乳汁来获取营养。
这种乳汁富含高蛋白和脂肪,能够满足新生雏鸟的生长发育需求。
是的,风青已经认出了这世界身体的母亲以及自己的种类。
正是万鹰之神——海东青。
“这算什么,瞎猫碰到死耗子,押对题了……”
风青一时不知道是该惆怅还是感到幸运。
无数小说中的穿越被她撞上了,还正好无比契合自己的专业,身为动物学博士,还穿成了她为了做科普视频正在深入了解的物种。
有一种上考场前背的最后一首古诗或题型正好是压轴题的快乐……
但退一步来说,想起在火堆前陷入黑暗时看到的那一只猛禽。
不正是一只海东青,害得自己穿成动物的元凶吗?
即便风青庆幸没穿成什么史前物种或是小说中那些未来星际,修仙魔幻世界的未知物种,也明白形势仍不乐观。
别家主角不是穿成凤傲天大杀四方,再次也是富贵之家吃点软饭安度余生吧。
怎么到自己这里就穿成了一只海东青,要自力更生,还随时有可能饿死,躲不过自然灾害,抗不了人力因素。穿越降级也不用降成地狱开局吧。
风青唉声叹气,“老天奶,想让我死,何不痛快一刀?”
“吃饭不积极,脑壳有问题。”
风青甩了甩她目前的秃脑袋,将脑中思绪排空,老实殷勤地凑到了她这世的母亲身前,喉间发出嘤嘤声向母亲邀食。
海东青的嗉囊位于其食道的中下部,具体位置在脖子下方,而不是贴在颈椎上。
嗉囊是鸟类食道的一个膨胀部分,具有暂时储放食物和很强的延伸能力,能够帮助海东青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并在后续慢慢消化。
吃饭时,风青也不忘继续打量自己的生存环境,脑中回想着自己关于海东青的资料。
海东青的雌性一般来说战力是要高于雄性的。海东青属于大型猛禽,雌性海东青的体型通常比雄性更大,体重也更重。
具体来说,雄性海东青的长度为48-61厘米,体重805-1350克,翼展为110-130厘米;而雌性海东青的长度则在51-65厘米之间,体重为1180-2100克,翼展则达到124-160厘米。
在隼属中,矛隼也就是海东青的体型是最大的,但是放在整个猛禽家族中却只能算是中等大小。
它们体长48~65厘米,体重1.1~2.1千克,翼展约为110~160厘米(网上说海东青翼展两米多是谣言),雌雄之间拥有性二态,雌性矛隼的体型比雄性要大一些。
另外,矛隼还是非常典型的多态物种,也就是说同一种类的不同个体也拥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比如羽毛的颜色,矛隼有纯白色,也有黑白斑点色,也有浅棕色,甚至还有接近黑色的深色类型。
而在鸟类捕杀中,体型的大小往往决定着战斗力的大小。
后世对鹰界战斗力的排名各有各的看法,但是大多数猛禽战斗力排行榜里,海东青的名次都是在金雕的后面。
这也是因为一只体长约为78-100厘米的金雕,对战比它小的海东青具有明显优势。
毕竟直接对抗中,体格壮的一方总是占有优势的。
但事无绝对,所有的排名都只是个笼统的比较,在一场战斗中,除了自身的条件,其他的条件也应该兼顾,比如战斗场景、干扰因素、作战双方的年龄等。
因为海东青体型不算很大,所以灵活性和飞行速度非常优秀。
它们在天上飞翔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45公里,而收翅俯冲的极速能够达到每小时240公里,可以像锋利又迅疾的长矛一样直击猎物。
这也是海东青学名矛隼的原因。
海东青最为拿手的便是在空中盘旋,发现猎物以后,迅速将两只翅膀一收,极速地俯冲而下,就如一把被高手投射而出的矛枪,迅猛的刺向猎物。
据说这种从天而降的矛法,曾经将一只金雕的脑袋贯穿。
想到这,风青沉思。
好吧,至少不是穿成什么蚂蚁,屎壳虫之类的。
这或许算是老天给她开的另类金手指?风青叹气。
海东青作为猎鹰,主要分布在北极以及北美洲、亚洲的广大地区,在H国则主要栖息于黑龙江、吉林等地。它们以捕猎天鹅、野鸭、兔等禽兽为生,飞行速度极快,能够在极高的高度进行捕猎。
在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万鹰之神”,象征着勇敢和智慧。
一边回想,一边快速干饭。风青努力张大嘴巴吞咽母亲的嗉囊里的食物。
……
待吃饱喝足后,风青这才有心思关注一下她的另外几个小可怜兄弟姐妹。
风青毋庸置疑是最早破壳而出的那只,在风青吃饭的时候,另外两只也陆陆续续钻了出来,都为雄性。
刚出生的海东青幼雏体色都为灰褐色,羽尖带有白色点斑,尾羽有白色横斑,头部偏白。所以还看不出长大的英姿。
海东青妈妈将最后一点蛋黄碎屑喂进她喙中后又去看了另外两只刚出生的风青的弟弟。
两只幼雏即便破壳后力竭,感受到母亲气息的靠近,眼睛都睁不开,也争着抢着靠近母亲。因为是喂两只,所以难免没法保证每只幼雏都吃饱。
这让风青不免庆幸,还好她破壳早,吃的时候也把自己肚子填的饱饱的。不用和兄弟姐妹争。
但比起这两只幼雏,风青更为担心另外两只还没破壳的幼雏。
初始时那两只幼崽就不如风青他们一样啄的有劲,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即便蛋壳在它们不懈的啄击下,脆弱的那一点有渐渐扩大的趋势,但幼鸟的喙却是逐渐失了力
风青在两颗蛋旁边急的团团转,恨不得上自己的喙去啄。
母亲在喂完那两小只后,也把目光投向了这边,但是却没有丝毫上手帮忙的想法。
在母亲的瞳中,风青看到了关切,但也看到了冷酷。显然大自然的法则下,母亲并不打算养两只刚出生就先天不足,连壳都啄不开的子女。
风青只好暗自祈祷,不知是风青的祈祷老天奶听到了,还是说她的这只妹妹足够争气,两颗蛋中的其中一颗最后终于是赶在日落前出来看到了新世界。
而另外一颗的幼雏可能没那么多好运气,在时光如细沙般渐渐流逝后,终于是一点点的无力,失去了最后一点生息。
它的蛋壳顶部已经有了小洞,即使微不可见,风青还是在这世第一次直面了自然界的凛厉。
风青有些难过,但弱肉强食的自然界是不会过多眷顾失败者的。
海东青妈妈也松了一口气,挪到风青最小的妹妹身边,将嗉囊递到了它嘴边。
这位四姐弟中的落后者,失败者,也是两颗蛋中的幸存者,成功者。
因为实在太小太过虚弱,和风青以及其他的两个兄弟形成了太过鲜明的对比。
所以第一个在风青这里得到名字的反而是这只最后出生差点夭折的海东青——“晓晓”。
“晓晓”,谐音“小”,又寓意着光明与希望。
“晓”即天将亮,黎明时分。这一时刻象征着光明的到来和黑暗的结束,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风青希望她这只降生便极为不易的妹妹,也能顺顺利利地在美丽却又极为残酷的大自然活下去,能走出困境,也能拥有曙光。